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员工多重身份认同的心理归属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71372142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54.0 万元
负责人:
刘小平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G0202.企业理论
结题年份:
2017
批准年份:
2013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邓靖松、莫申江、邵冲、黄玉梅、卢禹、赵娜、朱黎娜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研究表明,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可以提高个体自尊、降低不确定性、提高认知安全感。但以往研究主要探讨单一的身份认同对个体的影响,却忽略了现实生活中个体通常具有多重身份认同,没有考虑到多重身份认同之间的冲突、干扰或增强效应。即使有些学者注意到这个问题,研究结果也不太一致。 本项目基于我国国情,以员工多重身份认同的互动效应为核心,分别从横向、纵向、综合等多种视角,通过问卷调查和情景实验等方法,构建了一个适用于不同情景的员工多重身份认同互动的作用机制模型,从而厘清了多重身份认同互动对心理归属感的增强或干扰效应及其与绩效的关系。同时,还把身份认同的主体由个体层面提升到群体层面,把多重身份认同整合成一个构思等理论前沿问题,与模型验证巧妙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本项目在理论上拓展了多重身份认同的理论内涵;同时为更好地发挥员工多重身份认同的激励作用、增强我国员工的心理归属感、提升员工和组织的绩效提供了理论依据。
英文摘要
Studies showed that identity can enhance an individual's self-esteem, reduce uncertainty, and enhance his perceived security. Prior studies discussed mainly the effect of a certain kind of identification on the individual, and failed to notice that individuals usually have multiple identifications in real life, which conflict with, interfere with or enhance the effect of each other. Some scholars, though aware of this phenomenon, did not come to consistent conclusions. Based on Chinese cultural context and taking interactive effect of multiple identifications as the core issue, this research used questionnaires and scenario experiment to verify an interactive mechanism model of an employee's multiple identifications in different scenarios from the horizontal, vertical and all-round perspectives. Thus clarify the interaction effects of multiple identifications on employee's psychological attachment and performance. At the same time, this research also take "group" rather than "individual" as the subject of identifications, and integrate multiple identifications into one concept to validate the model. This research enriches theories on multiple identifications and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better using multiple identifications to motivate employees, to enhance the employees' psychological attachment, and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employees and organizations in Chinese cultural context.
社会身份可以提高个体自尊、降低不确定性、提高认知安全感。但个体多重社会身份之间也可能存在冲突、干扰或增强的效应。本项目结合我国特定的社会文化特点,利用个体内多重社会身份之间的重叠性以及个体间不同社会身份之间的相似性,对个体多重社会身份概念进行分析和测量;以大学生创业者、用工双轨制企事业单位员工为研究对象,从横向、纵向等不同的视角,探讨了个体多重社会身份的构成对其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的影响。. 本项目比较系统地从个体、群体和社会等不同层次的影响因素中,抽取了风险认知、群体关系、社会网络等因素,探讨它们对多重社会身份的影响,以及多重社会身份对个体工作绩效影响;同时,还探讨了社会身份凸显性、组织信任、歧视知觉在其中的中介或调节作用。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社会网络对多重社会身份及工作绩效的影响模型、风险认知对多重社会身份及工作绩效的影响模型、大学生创业者的多重社会身份对其创业绩效的影响模型、用工双轨制对员工社会距离感知和工作绩效的影响模型。. 本项目在理论上将社会学中的社会身份研究放在具体组织背景下,与组织管理理论中的雇佣关系管理、创业管理、以及工作绩效的研究整合起来,探讨影响工作绩效的新要素、新机制;在实践上有助于提高个体对自我多重身份的认知,更好地应对工作或创业过程中的挑战;也为组织管理者采取相应措施提供建议。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基于城市信息模型(CIM)和FLUS的城市三维空间推演及情景模拟
  • 批准号:
    --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9万元
  • 批准年份:
    2021
  • 负责人:
    刘小平
  • 依托单位:
2019年城市、交通及健康研讨会
  • 批准号:
    --
  • 项目类别: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 资助金额:
    3.21万元
  • 批准年份:
    2019
  • 负责人:
    刘小平
  • 依托单位:
大数据支持下的精细土地利用与多模式交通网络协同优化
  • 批准号:
    4167139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5.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6
  • 负责人:
    刘小平
  • 依托单位:
基于复杂多目标的低碳城市空间结构及形态的模拟与优化
  • 批准号:
    4117130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5.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1
  • 负责人:
    刘小平
  • 依托单位:
基于决策主体与动态多目标的土地资源时空配置研究
  • 批准号:
    40901187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元
  • 批准年份:
    2009
  • 负责人:
    刘小平
  • 依托单位:
不同社会交换关系中承诺形成过程的整合机制研究
  • 批准号:
    70871123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23.0万元
  • 批准年份:
    2008
  • 负责人:
    刘小平
  • 依托单位:
不同文化背景下管理人员组织承诺研究
  • 批准号:
    70201012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5.0万元
  • 批准年份:
    2002
  • 负责人:
    刘小平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