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椎管内骶1(S1)与骶2(S2)前后根精确吻合重建人工反射弧治疗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功能障碍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67215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0604.骨、关节、软组织损伤与修复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 项目参与者:
    眭涛; 唐健; 杨雷; 杨凯翔; 陈逸; 曹亮;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Bladder dysfunction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was a clinical world challenge. Recently artificial reflex arc reconstruction was widely approved to treat spastic bladder. However,this operation needed to open the spinal dura mater and then the S1 and S2 ventral and dorsal roots were anastomosed in the spinal dura mater. This operation was complex and usually leaded to cerebrospinal leak. Meanwhile the anastomotic tension resistance was poor and the stomas was far away from the bladder. The regeneration nerves were hard to cross the stomas and must spend more time to achieve the bladder reinnervation. Whether we could anastomose the S1 and S2 ventral and dorsal roots epidural (intraspinal)? This new method may simplify operation and easy to expand to primary hospital. Our preliminary experiment observed that the S1 and S2 ventral and dorsal roots were achiasmate and easy to separate epidural (intraspinal). So nerve roots epidural unstressing anastomosis to reconstruct reflex arc is realizable. In this study, we will further observe the anatomical features of sacral roots and the recovery of bladder function after epidural reflex arc reconstruction of S1 and S2 as compared with the recovery of intradural reflex arc reconstruction. This study may provide new therapy and research idea to the treatment of bladder dysfunction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是困扰临床的世界难题,近来人工反射弧重建术对痉挛性膀胱的疗效得到认可。但该手术需打开硬脊膜行S1与S2前后根交叉吻合,手术复杂易致脑脊液漏,硬膜内神经根仅有纤薄的软脊膜和蛛网膜,吻合口抗张力差,易撕裂致吻合失败,吻合口距离靶器官膀胱远神经功能恢复慢。如能实现硬膜外椎管内S1与S2反射弧重建,则可能克服上述缺点且易于推广。申请者在前次国自然课题《用压电传感器快速准确鉴别脊神经根性质后再行精确吻合重建人工反射弧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基础上深入探索,预实验见犬和人S1与S2前后根神经纤维在硬膜外椎管内无交叉,易分离可实现无张力下神经根精确交叉吻合重建反射弧,初步验证了假说。下一步将扩大样本深入了解骶神经根解剖特点,观察犬痉挛性膀胱模型下硬膜外椎管内S1与S2反射弧重建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并与硬膜内反射弧重建术疗效相对照。为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提供新疗法和研究思路。

结项摘要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人类最严重的灾难性损伤之一。根据最新的2015年 JAMA一篇美国脊髓损伤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美国2012年的脊髓损伤发病率为 54 case/million, 总患者人数约 20 万人,每年新增病例约 1.25 万人,每年用于脊髓损伤的花费约 60 亿美元。其中发病率最高的人群在 15-24 岁,男女比例约2.4:1。同时随着老年化社会的进程,65 岁以上人群的发生率增长较快。在我国,脊髓损伤发病率更高,约为 60 case/million。男女比例约为 5:1-7:1,平均年龄在 47.5±14.5 岁,其中多为工人和农民。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负担。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因泌尿系统感染、肾积水、慢性肾功能衰竭而威胁截瘫病人的生命。对于一个完全丧失排尿功能的截瘫患者,哪怕得到一点点恢复,病人也会感觉有了很大改善。因此重建脊髓损伤后患者的膀胱功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和社会价值。骶髓 2~4 节段发出盆神经,为副交感神经性质,盆神经(以骶 2(S2),骶 3(S3)为主)兴奋引起逼尿肌收缩、尿道内括约肌松弛,促发排尿;骶髓 2~4 节段还发出躯体神经(以 S2, S3 为主)即阴部神经,支配尿道外括约肌,兴奋引起外括约肌收缩,抑制排尿,可以受人为意识控制。前期的膀胱神经移位手术存在疗效不稳定、手术方案不统一、手术难度过高推广困难等争议。.为了避免这些缺点,本研究通过动物与人体解剖实验,观察了骶神经的结构特点,测量并计算S1、S2神经根长度及神经纤维数量,验证了椎管内硬膜外S1前根与S2前根吻合反射弧重建方案的可行性。同时我们建立了脊髓损伤动物模型,通过动物功能实验验证S1前根与S2前根吻合反射弧重建的手术效果,结果显示,各尿流动力学指标均有明显恢复。我们将此技术应用于临床,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了3例临床试验,患者各尿流动力学指标均有明显恢复,部分患者已可自主排尿。手术方式安全方便,易于推广,且已经在临床上成功治疗了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Anatomical Feasibility of Extradural Transferring S2 and S3 Ventral Roots to S1 Ventral Root for Restoring Neurogenic Bladder in Spinal Cord Injury
硬膜外将 S2 和 S3 腹根转移至 S1 腹根以恢复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解剖学可行性
  • DOI:
    10.1097/brs.0000000000002613
  • 发表时间:
    2018-09
  • 期刊:
    Spine (Phila Pa 1976)
  • 影响因子:
    --
  • 作者:
    Yang Kaixiang;Chen Hongtao;Tang Jian;Ge Dawei;Zhang Sheng;Sui Tao;Cao Xiaojian
  • 通讯作者:
    Cao Xiaojian
新型自导向椎弓根丝锥可行性的解剖学研究
  • DOI:
    10.12200/j.issn.1003-0034.2020.09.017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国骨伤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永涛;周晓吉;陈加成;曹晓建
  • 通讯作者:
    曹晓建
miR-766-3p Targeting BCL9L Suppressed Tumorigenesis,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and Metastasis Through the β-Catenin Signaling Pathway in Osteosarcoma Cells.
miR-766-3p 靶向 BCL9L 通过 b-Catenin 信号通路抑制骨肉瘤细胞的肿瘤发生、上皮间质转化和转移
  • DOI:
    10.3389/fcell.2020.594135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 影响因子:
    5.5
  • 作者:
    Zhang S;Chen H;Liu W;Fang L;Qian Z;Kong R;Zhang Q;Li J;Cao X
  • 通讯作者:
    Cao X
Excess administration of miR-340-5p ameliorates spinal cord injury-induced neuroinflammation and apoptosis by modulating the P38-MAPK signaling pathway
过量施用 miR-340-5p 通过调节 P38-MAPK 信号通路改善脊髓损伤诱导的神经炎症和细胞凋亡
  • DOI:
    10.1016/j.bbi.2020.01.025
  • 发表时间:
    2020-07-01
  • 期刊: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 影响因子:
    15.1
  • 作者:
    Qian, Zhanyang;Chang, Jie;Cao, Xiaojian
  • 通讯作者:
    Cao, Xiaojian
Silencing COX-2 blocks PDK1/TRAF4-induced AKT activation to inhibit fbrogenesis during skeletal muscle atrophy
沉默 COX-2 阻断 PDK1/TRAF4 诱导的 AKT 激活,从而抑制骨骼肌萎缩期间的纤维形成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Redox Biology
  • 影响因子:
    11.4
  • 作者:
    Hongtao Chen;Zhanyang Qian;Sheng Zhang;Jian Tang;Le Fang;Dawei Ge;Jie Chang;Jiang Cao;Lei Yang;Xiaojian Cao
  • 通讯作者:
    Xiaojian Cao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对自制注射用神经生长因子-脂质体脑靶向性研究 ?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军;曹晓建;陈骐*;赵轶*
  • 通讯作者:
    赵轶*
脂质体包裹的神经生长因子生物学稳定性研究 ?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军;陈骐*;赵轶*;曹晓建;吕天润;李素芹;吴飞*
  • 通讯作者:
    吴飞*
改良反射弧重建术治疗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功能障碍的疗效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眭涛;武朝钦;周炜;余利鹏;黄振飞;常杰;王彤;朱奕;纪婕;王红星;曹晓建;章少华
  • 通讯作者:
    章少华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术中运动束与感觉束鉴别的现状及展望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眭涛;曹晓建
  • 通讯作者:
    曹晓建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signaling is involved in Mitomycin-C (MMC) induced apoptosis in human fibroblasts via PERK pathway(投稿中).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PLos One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曹晓建
  • 通讯作者:
    曹晓建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曹晓建的其他基金

椎管内硬膜外胸腰神经移位治疗胸腰段脊髓损伤后下肢功能障碍的研究
  • 批准号:
    82350002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专项基金项目
精确重建体神经-植物神经反射弧实现排尿动力与阻力协调的再平衡治疗脊髓损伤后排尿功能障碍
  • 批准号:
    81871773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5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从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内质网应激途径探讨丝裂霉素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机制
  • 批准号:
    81171694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用乙酰胆碱酯酶压电免疫传感器快速鉴别周围神经的运动束与感觉束
  • 批准号:
    30973058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3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用光纤生物传感器快速原位鉴别周围神经感觉束与运动束
  • 批准号:
    30070767
  • 批准年份:
    2000
  •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继发性脊髓损伤中神经生长因子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9800176
  • 批准年份:
    1998
  • 资助金额:
    1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