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压电免疫传感器快速准确鉴别脊神经前后根性质再行精确吻合重建人工反射弧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37196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0604.骨、关节、软组织损伤与修复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Bladder dysfunction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was a clinical world challenge. Recently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reflex arc reconstruction great progress has made. But the effect ratio was 60-70%. The major reason was the identification of spinal cord nerve root was very difficult. In clinic, the artificial reflex arc reconstruction operation often had troubles because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the sacral nerve anterior and posterior roots could't achieve with the reenty methods. We study on the acetylcholinesterase piezoelectric Immunosensor and can fast and accuratly identify the lunbar anterior and posterior root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 whether acetylcholinesterase piezoelectric Immunosensor can fast and accuratly identify the sacral nerve roots, and achieve the accurate anastomosis of nerve root. Thus enhencing the bladder function.
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是困扰临床的世界难题,近来随着人工反射弧重建术的应用有很大进展,但有效率仅为60-70%。主要原因是胸或腰神经前后根与骶神经前后根吻合术中,神经根的鉴别采用解剖位置和神经根粗细结合电刺激确定,胸和腰神经后根较前根明显粗大,位于前根背侧易于鉴别,但骶神经前后根细小位置较深,很难辨认;而电刺激脊神经前根和后根都会引起膀胱收缩,无特异性。实验和临床上因术中无法准确鉴别骶神经前后根而致手术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申请者在前一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乙酰胆碱酯酶(AChE)压电免疫传感器快速鉴别周围神经运动束与感觉束 30973058】中,对胸和腰神经前后根的快速准确鉴别获得成功,能否用该传感器快速准确鉴别骶神经前后根,进而指导人工反射弧术中胸或腰神经与骶神经前根对前根、后根对后根精确吻合,增强排尿动力促进膀胱功能恢复?下一步将对此深入研究,以期提高人工反射弧重建手术的有效率。

结项摘要

用于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方法主要包括选择性的骶神经去传入,逼尿肌和括约肌的功能重建等。但是这些方法有很多局限性。Brindley首先采用的骶神经电刺激技术被认为是目前改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尿功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同样的,过于复杂的手术操作以及昂贵的手术费用成为了制约此项技术的最大的问题。.目前,很多研究都在关注支配膀胱的神经功能重塑以期改善患者的储尿和排尿功能。由于脊髓圆锥上方的脊髓损伤通常保留低位排尿中枢的完整,肖传国通过建立“皮肤-中枢神经-膀胱”的反射旁路代替原有的排尿反射。1994年,肖传国在大鼠模型上进行了硬膜内的吻合,手术方法具体为将L4神经根的前根与L6神经根的前根进行吻合,并保留了L4神经根后根的完整。这项技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并使得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获得了重大的突破。另外侯春林等人在比格犬动物模型上将L5神经根的前根与S2神经根的前根进行硬膜内吻合从而建立了“跟腱-中枢神经-膀胱”的反射旁路。他们同样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是一些局限性阻碍了这项技术的发展,由于神经移位手术采用硬膜内吻合,吻合神经纤维数目较少,吻合口的神经根易发生神经纤维变性;硬膜囊内的脊神经只有软脊膜包裹,缺乏厚而坚韧的保护册,因此在缝合过程中很容易损伤神经。.为了减少这些局限性,我们在尸体标本上通过测量相关距离以及对神经根进行计数尝试用硬膜外吻合技术代替硬膜内吻合技术。基于我们之前测量的这些数据,我们希望硬膜外吻合技术可以成为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更安全,更简单的方法。在研究中,我们在尸体标本上将S1神经根的前根与S2神经根的前根进行吻合,证实了硬膜外神经根吻合技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可行性。同时结合压电免疫传感器技术实现在术中快速准确鉴别前后根,防止吻合神经为性质不同的神经,提高手术成功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术中运动束与感觉束鉴别的现状及展望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眭涛;曹晓建
  • 通讯作者:
    曹晓建
Mitomycin C induces apoptosis in human epidural scar fibroblasts after surgical decompression for spinal cord injury.
丝裂霉素 C 诱导脊髓损伤手术减压后人硬膜外疤痕成纤维细胞凋亡
  • DOI:
    10.4103/1673-5374.205106
  • 发表时间:
    2017-04
  • 期刊: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 影响因子:
    6.1
  • 作者:
    Sui T;Ge DW;Yang L;Tang J;Cao XJ;Ge YB
  • 通讯作者:
    Ge YB
An MRI-based feasibility study of unilateral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基于MRI的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可行性研究
  • DOI:
    10.1186/s12891-015-0619-x
  • 发表时间:
    2015-07-10
  • 期刊:
    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 影响因子:
    2.3
  • 作者:
    Li H;Yang L;Tang J;Ge D;Xie H;Chen J;Yu L;Wei H;Tian W;Sui T;Cao X
  • 通讯作者:
    Cao X
Neuroanatomy and clinical analysis of the cervical sympathetic trunk and longus colli.
颈交感干和颈长肌的神经解剖学和临床分析。
  • DOI:
    10.7555/jbr.29.20150047
  • 发表时间:
    2015-11
  • 期刊: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
  • 影响因子:
    2.3
  • 作者:
    Yin Z;Yin J;Cai J;Sui T;Cao X
  • 通讯作者:
    Cao X
Extradural Nerve Anastomosis Technique for Bladder Reinnervation in Spinal Cord Injury Anatomical Feasibility Study in Human Cadavers
脊髓损伤膀胱神经重建的硬膜外神经吻合技术在人体尸体中的解剖可行性研究
  • DOI:
    10.1097/brs.0000000000000208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SPINE
  • 影响因子:
    3
  • 作者:
    Zhou Xiaoji;Liu Yongtao;Ma Jun;Sui Tao;Ge Yingbin;Cao Xiaojian
  • 通讯作者:
    Cao Xiaojia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对自制注射用神经生长因子-脂质体脑靶向性研究 ?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军;曹晓建;陈骐*;赵轶*
  • 通讯作者:
    赵轶*
脂质体包裹的神经生长因子生物学稳定性研究 ?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军;陈骐*;赵轶*;曹晓建;吕天润;李素芹;吴飞*
  • 通讯作者:
    吴飞*
改良反射弧重建术治疗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功能障碍的疗效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眭涛;武朝钦;周炜;余利鹏;黄振飞;常杰;王彤;朱奕;纪婕;王红星;曹晓建;章少华
  • 通讯作者:
    章少华
新型自导向椎弓根丝锥可行性的解剖学研究
  • DOI:
    10.12200/j.issn.1003-0034.2020.09.017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国骨伤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永涛;周晓吉;陈加成;曹晓建
  • 通讯作者:
    曹晓建
Fast identification of spinal ventral and dorsal roots with AchE antibody-based 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基于 AchE 抗体的石英晶体微天平快速识别脊髓腹根和背根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 影响因子:
    6.1
  • 作者:
    曹晓建
  • 通讯作者:
    曹晓建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曹晓建的其他基金

椎管内硬膜外胸腰神经移位治疗胸腰段脊髓损伤后下肢功能障碍的研究
  • 批准号:
    82350002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专项基金项目
精确重建体神经-植物神经反射弧实现排尿动力与阻力协调的再平衡治疗脊髓损伤后排尿功能障碍
  • 批准号:
    81871773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5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硬膜外椎管内骶1(S1)与骶2(S2)前后根精确吻合重建人工反射弧治疗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功能障碍
  • 批准号:
    81672152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从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内质网应激途径探讨丝裂霉素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机制
  • 批准号:
    81171694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用乙酰胆碱酯酶压电免疫传感器快速鉴别周围神经的运动束与感觉束
  • 批准号:
    30973058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3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用光纤生物传感器快速原位鉴别周围神经感觉束与运动束
  • 批准号:
    30070767
  • 批准年份:
    2000
  •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继发性脊髓损伤中神经生长因子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9800176
  • 批准年份:
    1998
  • 资助金额:
    1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