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P6对肿瘤细胞内吞作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
30971144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31.0 万元
负责人:
沈传陆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1802.肿瘤发生
结题年份:
2012
批准年份:
2009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卜晓东、万美玲、何泽、高鹏、武慧娟、王露、徐宁、王丛阳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肿瘤细胞无限生长、恶性转化和转移一直是令人十分关心却又倍感困惑的问题。近年来人们发现,其原因可能与肿瘤细胞内吞作用机制异常有关。癌基因USP6可发生多种染色体易位而高表达,促进人类肿瘤形成,提示USP6功能非常重要。已有结果表明,USP6特异性结合Arf6,使Arf6向肿瘤细胞质膜转位、活化,从而调节网格蛋白非依赖性内吞作用,但USP6促使Arf6转位、活化的机制尚不清楚。我们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696,已结题)资助下,经研究表明USP6能与肌球蛋白调节性轻链相互作用,增强其磷酸化,提示USP6可能与肌球蛋白功能调节有关。肌球蛋白作为分子马达广泛参与细胞内吞作用及物质运输,因此,本项目旨在有关USP6的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阐明USP6对肌球蛋白功能和细胞内吞作用的影响及机制。该项目的完成不仅可以阐明USP6功能,而且对肌球蛋白功能和肿瘤细胞内吞作用的调节机制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英文摘要
肿瘤细胞无限生长、恶性转化和转移一直是令人十分关心却又倍感困惑的问题。近年来人们发现,其原因可能与肿瘤细胞内吞作用机制异常有关。癌基因USP6可发生多种染色体易位而高表达,促进人类肿瘤形成,提示USP6功能非常重要。已有结果表明,USP6特异性结合Arf6,使Arf6向肿瘤细胞质膜转位、活化,从而调节网格蛋白非依赖性内吞作用,但USP6促使Arf6转位、活化的机制尚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用PCR等技术构建了MRLC和USP6及其一系列变异体的原核表达质粒。以纯化的GST蛋白为对照,将体外表达纯化的MRLC蛋白与上述GST-USP6及其突变体融合蛋白进行GST Pulldown实验后,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提示USP6与MRLC相互作用的部位可能在USP6蛋白氨基端1~174氨基酸之间;体外表达纯化的GST-MRLC蛋白与转染表达的USP6及其变异体进行GST Pull-down实验后,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USP6与MRLC相互作用的部位可能在USP6蛋白氨基端1~174氨基酸之间。以未转染和HA-pcDNA3.0空载体为对照,USP6及其变异体HA-USP6(447,delta117~174)均能下调MRLC磷酸化水平,而USP6变异体HA-USP6(447,delta59~116)和HA-USP6(447,delta59~116,V173S)则无明显作用,提示USP6可能与肌球蛋白功能调节有关。与USP6同源体PRC17作用类似,USP6高表达能抑制人MCF-7乳腺癌细胞EGFR内吞降解,以增强EGFR的稳定性和作用;而MRLC表达的下调可能在EGFR内吞降解中可能具有作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TBC1D3癌蛋白与β-微管蛋白相互作用抑制EGFR的下调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
- 批准号:81272261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70.0万元
- 批准年份:2012
- 负责人:沈传陆
- 依托单位:
Kif-4A的DNA损伤修复新功能在乳腺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批准号:81071803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33.0万元
- 批准年份:2010
- 负责人:沈传陆
- 依托单位:
一个调节Ras/Erk信号途径的新癌基因PRC17的功能研究
- 批准号:30670808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30.0万元
- 批准年份:2006
- 负责人:沈传陆
- 依托单位:
TRE17癌基因导致细胞恶性转化机制研究
- 批准号:30570696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8.0万元
- 批准年份:2005
- 负责人:沈传陆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item.name}}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