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折叠酶模拟物的分子设计和作用机理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21076149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36.0 万元
负责人:
董晓燕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B0812.生物化工与合成生物工程
结题年份:
2013
批准年份:
2010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刘夫锋、张麟、袁毅、王国珍、高明涛、常珊燕、李健、王川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模拟氧化还原折叠酶的分子结构及其高效催化蛋白质分子内二硫键的形成、重排和肽链折叠的作用机理,设计高效的小分子模拟物: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氧化还原折叠酶与底物的分子相互作用,同时基于氧化还原折叠酶的分子结构,设计模拟物分子,研究其促进蛋白质氧化折叠效果;建立多尺度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模拟物分子促进蛋白质折叠动力学和分子相互作用;综合实验研究和分子动力学模拟解析,建立模拟物的理性设计方法;系统研究理性设计的模拟物促进蛋白质氧化折叠过程,揭示分子机理;将折叠酶模拟物的作用与其它抑制蛋白质聚集的复性方法相结合,建立高效蛋白质氧化复性方法。本项目将实验研究、量子化学计算和多尺度分子动力学模拟有机结合,应用于复杂体系的分子相互作用分析和酶模拟物的分子设计,并在分子水平揭示氧化还原折叠酶及其模拟物与底物的作用机理。研究成果对模拟酶分子设计理论的发展和蛋白质复性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英文摘要
蛋白质折叠是重要的生命现象,也是使无活性的基因重组蛋白质产物(包含体)复性的关键。因此,蛋白质折叠/复性是目前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本课题首先研究了二硫键形成对蛋白质折叠动力学的影响,发现溶菌酶的第一相折叠速率和GSSG的浓度线性相关,表明混合二硫键的形成是速率决定步骤。在此基础上,模仿氧化还原酶活性位点周围具有疏水性区域的特点,开发出折叠酶模拟小分子—酰基胱胺。通过对溶菌酶和核糖核酸酶A复性研究发现,酰基胱胺具有与DsbA类似的氧化特异性,体现出比胱胺更强的氧化能力,如己酰胱胺氧化剂的需求量仅为胱胺的一半。以此为基础设计出更为有效的寡肽—RKCGC,由于所设计的RKCGC比胱胺具有更低的pKa和更高的还原势,因此RKCGC与DTT耦合辅助蛋白质复性的效果更好。为了更加全面模拟氧化还原酶(PDI)整体结构,在RKCGC基础上,进一步增加疏水区域,又设计了小分子折叠酶模拟物RKCGCFF,由于疏水残基的引入,提高了小分子折叠酶模拟物的氧化特异性,从而增强了其氧化能力。能使0.07 mg/mL 溶菌酶,20min就可以达到70%的复性收率;而对照组在90 min只有50%的复性收率。此外RKCGCFF可通过疏水区域与底物结合,改变了变性蛋白的疏水性和表面电荷特性,使较高浓度的溶菌酶(0.7 mg/mL)得到了较好的复性效果(80%)。为了提高蛋白质氧化复性速率和收率,本研究建立了新型的氧化还原系统(4-巯基苯乙酸(ArSH)和己酰胱胺(HCA)),在优化后的条件下,可使0.3 mg/mLRNase A复性2 h收率可达92%,复性速率是传统氧化还原体系的两倍。最后,针对蛋白质在复性过程中易于聚集的问题,研究了同电荷介质对蛋白质复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电荷聚电解质可以作为复性添加剂来促进蛋白质复性。另外,微球表面的电荷密度是影响同电荷介质辅助蛋白复性效果的关键因素,高电荷密度的微球更有利于促进蛋白质复性。此外,微球粒径越小,其辅助复性效果越好;微球的配基结构对其辅助复性的效果无影响;同电荷介质与尿素在抑制蛋白质聚集方面机制不同,二者具有协同作用。上述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制高效实用的蛋白质复性方法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Counteraction of trehalose on urea-induced protein unfolding: Thermodynamic and kinetic studies
海藻糖对尿素诱导的蛋白质解折叠的抵消作用: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
DOI:10.1016/j.bej.2013.07.007
发表时间:2013-10
期刊: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影响因子:3.9
作者:Na Zhang;Fu-Feng Liu;Xiao-Yan Dong;Yan Sun
通讯作者:Yan Sun
DOI:10.1016/j.bej.2013.04.027
发表时间:2013-08
期刊: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影响因子:3.9
作者:Guang-Jie Han;Xiao-Yan Dong;Yan Sun
通讯作者:Yan Sun
Mechanistic studies of protein refolding facilitated by like-charged polymers
同电荷聚合物促进蛋白质重折叠的机理研究
DOI:10.1016/j.reactfunctpolym.2013.07.005
发表时间:2013-11
期刊:Reactive and Functional Polymers
影响因子:5.1
作者:Chun-Yan Yang;Xiao-Yan Dong;Yan Sun
通讯作者:Yan Sun
Peptide disulfides CGC and RKCGC facilitate oxidative protein refolding
肽二硫化物 CGC 和 RKCGC 促进氧化蛋白重折叠
DOI:10.1016/j.bej.2011.04.002
发表时间:2011-08
期刊: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影响因子:3.9
作者:G.-Z. Wang, X.-Y. Dong, Y. Sun*
通讯作者:G.-Z. Wang, X.-Y. Dong, Y. Sun*
Interactions Between L-Arginine/L-Arginine Derivatives and Lysozyme and Implications to Their Inhibition Effects on Protein Aggregation
L-精氨酸/L-精氨酸衍生物与溶菌酶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蛋白质聚集的抑制作用的影响
DOI:10.1002/btpr.1766
发表时间:2013
期刊:Biotechnology Progress
影响因子:2.9
作者:Ming-Tao Gao;Xiao-Yan Dong;Yan Sun
通讯作者:Yan Sun
设计多功能纳米马达强化对β淀粉样蛋白的解毒作用
  • 批准号:
    2197820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6.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9
  • 负责人:
    董晓燕
  • 依托单位:
淀粉质β多肽聚集的亲和纳米抑制剂的设计和作用机理研究
  • 批准号:
    2137617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0.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3
  • 负责人:
    董晓燕
  • 依托单位:
淀粉质β多肽自结合作用及其抑制的分子机理
  • 批准号:
    20876111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34.0万元
  • 批准年份:
    2008
  • 负责人:
    董晓燕
  • 依托单位:
金属螯合亲和反胶团的构建和蛋白质分离复性研究
  • 批准号:
    2067609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28.0万元
  • 批准年份:
    2006
  • 负责人:
    董晓燕
  • 依托单位:
亲和性肽配基组合文库的理性设计和筛选
  • 批准号:
    20476081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23.0万元
  • 批准年份:
    2004
  • 负责人:
    董晓燕
  • 依托单位:
分子陪伴辅助蛋白质复性和分离过程研究
  • 批准号:
    29776034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15.0万元
  • 批准年份:
    1997
  • 负责人:
    董晓燕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