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赫兹成像系统前端小型化变频机理及其应用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6177111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F0120.太赫兹理论与技术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Security check is one of the most attractive application of THz technology ,which is urgently needed by airport and railway transportation. As a result, the new method and the research of THz detection hidden materials have to be carried out soon. However, according to some relevant reports around the world, the THz transceiver, as the key of THz technology, still has some problems about less accuracy of model and hard to integration.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ubject i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z transceiver front ends and realize miniaturization. First of all, we propose a new method of analyzing system, which is suitable more for processing in teraherz. Most importantly, we can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frequency multiplying and harmonic mixing at the same device simultaneously. Then, we do a lot of study on Schottky diodes for this new function. And we build a 3D model of diodes by using the structure of rectangular coaxial probe. Besides this, we also finish the research of nonlinear model of efficient THz frequency conversion diodes. At last, we prove and perfect the related theory considering of the influences caused by manufacturing. With the research of this subject, we can realize high resolution, miniaturization THz radar, and spread this application to military and civil area.
利用太赫兹技术进行安全检查是现阶段太赫兹技术最吸引人的应用之一。机场口岸、轨道交通等重要场所对安检反恐新技术提出了迫切需求,急需开展太赫兹隐蔽危险品安全检测新体制和新方法研究,而太赫兹收发技术是其核心之一。目前国内外对于太赫兹成像系统已有相关报道,但系统收发前端仍然存在模型精确度差、集成度不高等问题。本课题重点解决太赫兹成像收发前端的高性能和小型化:首先,从体制上优化系统方案,提出适合太赫兹频段加工工艺的新型多功能变频技术,在单一器件上同时实现收发倍混频功能;其次,研究适用于此变频技术的肖特基二极管,提出使用矩形同轴探针结构的二极管三维电磁模型,结合寄生参数模型,建立太赫兹高效变频二极管非线性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开展太赫兹变频技术研究;最后,根据此模型分析工艺因素等对性能产生的影响,并验证和完善相关理论分析。这对于实现小型化、高分辨率太赫兹雷达,推广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项摘要

针对高分辨安检探测等应用需求,重点进行了全固态太赫兹收发前端变频机理及其小型化的研究,通过集成实验验证了各关键技术性能。本课题开展了半导体器件非线性变频方法产生THz波的物理机理研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最优化的THz变频器设计方法;开展了太赫兹收发前端高效变频器电路研究,不断改进和优化了变频器变频效率、变频噪声、带宽和最佳工作状态等指标。本课题按照研究目标的要求,研制了太赫兹变频二极管、低噪声变频器、高效固态倍频源等太赫兹探测系统核心器件,并完成了实验研究,搭建实验平台完成了技术指标测试,发射功率大于5mW,接收变频损耗小于8dB,指标满足任务要求。本课题形成了具有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制能力,支持了高分辨安检探测等应用。本课题共发表SCI论文19篇,会议论文41篇,有3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篇热点论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申请美国专利2项,培养博士4位,硕士12位,培养的学生共计获得奖学金44人次,本人也于202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的资助。2018年,“太赫兹通信”获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2019年,“太赫兹XXX技术”获四川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021年10月,“太赫兹XXX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6)
会议论文数量(41)
专利数量(12)
Rejection of Spoof SPPs Using the Second Resonant Mode of Vertical Split-Ring Resonator
使用垂直开环谐振器的第二谐振模式抑制欺骗 SPP
  • DOI:
    10.1109/lmwc.2018.2884645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IEEE Microwave and Wireless Components Letters
  • 影响因子:
    3
  • 作者:
    Ziqiang Yang;Bo Zhang;Weikui Chen;Tao Yang
  • 通讯作者:
    Tao Yang
220 GHz Wideband Integrated Receiver Front End Based on Planar Schottky Diodes
基于平面肖特基二极管的 220 GHz 宽带集成接收器前端
  • DOI:
    10.1002/mop.32300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Microwave and Optical Technology Letters
  • 影响因子:
    1.5
  • 作者:
    YiLin Yang;Bo Zhang;XiangYang Zhao;Yong Fan;XiaoDong Chen
  • 通讯作者:
    XiaoDong Chen
The Research on 220‐GHz Signal Detecting System
220GHz信号检测系统的研究
  • DOI:
    10.1002/jnm.2655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merical Modelling: Electronic Networks, Devices and Field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Zhongqian Niu;Bo Zhang;Yong Fan
  • 通讯作者:
    Yong Fan
WR-2.8 Band Pseudoelliptic Waveguide Filter Based on Singlet and Extracted Pole Resonator
基于单态和抽极谐振器的WR-2.8频带伪椭圆波导滤波器
  • DOI:
    10.1109/access.2019.2913183
  • 发表时间:
    2019-04
  • 期刊:
    IEEE Access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YiNian Feng;Bo Zhang;Yang Liu;JiaWei Liu;ZhongQian Niu;Ke Yang;Yong Fan;XiaoDong Chen
  • 通讯作者:
    XiaoDong Chen
A 200-225-GHz Manifold-Coupled Multiplexer Utilizing Metal Waveguides
采用金属波导的 200-225 GHz 流形耦合多路复用器
  • DOI:
    10.1109/tmtt.2021.3119316
  • 发表时间:
    2021-12-01
  • 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 影响因子:
    4.3
  • 作者:
    Feng, Yinian;Zhang, Bo;Chen, Xiaodong
  • 通讯作者:
    Chen, Xiaodo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Global exponential stabilization for chaotic brushless DC motors with a single input
单输入混沌无刷直流电机的全局指数稳定性
  • DOI:
    10.1007/s11071-014-1284-6
  • 发表时间:
    2014-02
  • 期刊:
    Nonlinear Dynamics
  • 影响因子:
    5.6
  • 作者:
    万理;罗晓曙;曾上游;张波
  • 通讯作者:
    张波
基于失效物理的功率器件疲劳失效机理
  • DOI:
    10.19595/j.cnki.1000-6753.tces.171414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电工技术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学梅;张波;吴海平
  • 通讯作者:
    吴海平
深部矿井埋管充填体换热器蓄/释热过程中热干扰的研究
  • DOI:
    10.13225/j.cnki.jccs.2022.1325
  • 发表时间:
    2023
  • 期刊:
    煤炭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波;杨紫桐;刘浪;赵玉娇;郇超;王美;屠冰冰
  • 通讯作者:
    屠冰冰
联合卫星SAR和地基SAR的海螺沟冰川动态变化及次生滑坡灾害监测
  • DOI:
    10.13203/j.whugis20190077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国祥;张波;张瑞;蔡嘉伦;符茵;刘巧;于冰;李志林
  • 通讯作者:
    李志林
Secondary electron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graphene films with copper substrate
铜基石墨烯薄膜的二次电子发射特性
  • DOI:
    10.1088/1674-1137/40/11/117003
  • 发表时间:
    2016-09
  • 期刊:
    Chinese Physics C
  • 影响因子:
    3.6
  • 作者:
    王洁;王勇;徐延辉;张宇心;张波;尉伟
  • 通讯作者:
    尉伟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张波的其他基金

太赫兹固态收发前端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120 万元
  • 项目类别: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太赫兹星间高速传输技术
  • 批准号:
    91738102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8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太赫兹变容二极管非线性精确建模及其倍频应用研究
  • 批准号:
    61301051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2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宽禁带半导体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可靠性研究
  • 批准号:
    61234006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31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高速高压IGBT瞬态抽出模型与新结构
  • 批准号:
    61076082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4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新型三维超结表面低阻通道横向功率MOS器件
  • 批准号:
    60576052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