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发现的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建立相关疾病模型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67107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0903.感觉障碍、疼痛与镇痛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Migraine is a high prevalent, disabling and undertreated episodic brain disorder, of which the mechanism remains unclear. Familial hemiplegic migraine (FHM) is a monogenic migraine syndrome with autosomal dominant inheritance, which is a potent tool for migraine research. We found a FHM family with two novel missense mutations.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function of these two novel mutations and explore the roles of different neuronal cells and ion channels involving in the migraine, and culture special cellular or animal models of migraine, we are going to do the systematic researches from bedside to the bench. First, transient transfect the different cell lines with the mutation vectors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cellular viability and electrophysiology. Second, predict the variation of the coded protein structures by the structural bioinformatics software. Third, generate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 from familial members and normal controls and differentiate iPSCs into neural cells, to set a kind of patient specific cellular disease model. Then, develop two strains of transgenic mice with two novel variants, using the Cre/loxP techniques. Based on these two strains of transgenic mice, give stimuli on the dura matter of the superior sagittal sinus, and detect the pathophysiological changes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 And then, inject viral vectors with one mutant gene stereotaxicly into the brain of a strain of transgenic mice which carry the other mutant gene.These findings might open up new avenues for improved migraine prophylactic treatments and might also furthe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hology of migraine and migraine-comorbid disorders.
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FHM)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研究偏头痛理想的疾病模型。本课题组已发现一个家系携带两个新的FHM基因突变位点ATP1A2(R279Q)、SCN1A(F1763V)。为明确二者及其编码离子通道结构功能的变化,探索不同类型神经细胞参与偏头痛的发生机制,建立并培育自主细胞及动物疾病模型,拟进行如下试验:将每个突变位点单独导入工具细胞或条件性敲入Cre小鼠中评价其生理功能变化和致病性;利用诱导多潜能干细胞技术培养患者来源的特异性细胞模型,并培育某一新突变的全身型基因敲入小鼠,再将另一新突变定向导入该小鼠脑中,以观察两个基因突变和其所在的神经细胞相互作用的致痛机制。通过上述方法建立更符合偏头痛特征的细胞和动物模型,深入探索偏头痛发病机制,为研发新的疾病干预措施提供有力工具。

结项摘要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个特殊的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FHM)伴癫痫家系,家系患者携带两个新的FHM基因突变位点ATP1A2(R279Q)和SCN1A(F1763V)。为了探究这两个新发突变基因是否都致病以及致病程度,进而探讨二者对相应编码蛋白功能的影响,我们申请了本项目。此外,在本课题的支持下,我们发现并报道了一个新的单纯FHM家系携带ATP1A2(G762S)突变,通过对这一突变的功能研究加深了我们对ATP1A2突变功能改变的认识。因此后续研究中,为了探究同一基因不同突变位点对临床表型的影响,我们选择了包括R279Q和G762S在内的,ATP1A2的10个不同突变位点进行结构-功能-表型研究。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尽管突变型质膜蛋白略有减少,但与野生型(WT)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这表明ATP1A2突变不会影响其编码蛋白在细胞膜上的表达量。细胞存活试验显示:与WT相比,在转染60小时后,突变体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表明突变确实抑制了钠泵基本功能(P<0.01)。细胞酶活性检测发现,WT转染细胞的酶活性均高于突变体。在含有10μM哇巴因的培养基中,引起FHMEI (FHM伴癫痫和智力障碍)的突变的总体酶活性明显低于引起FHM(P <0.0001)和FHME(FHM伴癫痫)的突变(P <0.001)的酶活性,表明与临床表型谱的多少密切相关。在100μM哇巴因存在下,酶活性水平为:WT> FHM> FHME> FHMEI。我们继续分析了哇巴因敏感性的酶活性。与上述发现一致,在存在10μM哇巴因的情况下,WT的哇巴因敏感性酶活性明显高于突变组。我们针对感兴趣的三个突变点进行了电生理实验,结果提示伴有智力障碍的FHM突变G615R表现出更异常的漏电流和钠离子亲和力改变。同源建模及蛋白质结构分析表明,G615残基可能参与构成蛋白质隧道,这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解释疾病的临床表型和编码蛋白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深入理解FHM不同临床表型谱的成因,进而有助于不同药物作用位点的机制研究。本课题部分成果已经发表SCI论文24篇,中文期刊2篇,SCI在投2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2)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5)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eadache amongst medical staff in South China
华南地区医务人员头痛患病率及危险因素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J Headache Pain
  • 影响因子:
    --
  • 作者:
    Wei Xie;Ruibing Li;Mianwang He;Fang Cui;Tingting Sun;Jianmei Xiong;Dengfa Zhao;Weinan Na;Ruozhuo Liu;Shengyuan Yu
  • 通讯作者:
    Shengyuan Yu
Proposed modifie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recurrent painful ophthalmoplegic neuropathy: Five case reports and literature review
拟议的复发性疼痛性眼肌麻痹神经病的改良诊断标准:五例病例报告和文献综述
  • DOI:
    10.1177/0333102420944872
  • 发表时间:
    2020-07-28
  • 期刊:
    CEPHALALGIA
  • 影响因子:
    4.9
  • 作者:
    Liu, Yinglu;Wang, Miao;Yu, Shengyuan
  • 通讯作者:
    Yu, Shengyuan
Pruritus in 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 and multiple sclerosis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和多发性硬化症中的瘙痒
  • DOI:
    10.1016/j.jocn.2020.07.022
  • 发表时间:
    2020-09
  • 期刊:
    J Clin Neurosci
  • 影响因子:
    --
  • 作者:
    Mianwang He;Lei Wu;Dehui Huang;Vicky Yau;Shengyuan Yu
  • 通讯作者:
    Shengyuan Yu
Prevalence of primary headache disorders am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aff in China: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computer use and other correlative factors
中国信息技术人员原发性头痛的患病率:计算机使用和其他相关因素的负面影响
  • DOI:
    10.1186/s12889-020-08497-9
  • 发表时间:
    2020-04-05
  • 期刊:
    BMC PUBLIC HEALTH
  • 影响因子:
    4.5
  • 作者:
    Li, Chunlin;Zhang, Lei;Yu, Shengyuan
  • 通讯作者:
    Yu, Shengyuan
Inhibition of toll-like receptor 4 alleviates hyperalgesia induced by acute dural inflammation in experimental migraine.
Toll样受体4的抑制可减轻实验性偏头痛中急性硬脑膜炎症引起的痛觉过敏
  • DOI:
    10.1177/1744806918754612
  • 发表时间:
    2018-01
  • 期刊:
    Molecular pain
  • 影响因子:
    3.3
  • 作者:
    Su M;Ran Y;He Z;Zhang M;Hu G;Tang W;Zhao D;Yu S
  • 通讯作者:
    Yu S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偏头痛持续状态的诊断及治疗策略进展
  • DOI:
    10.3969/j.issn.1006-9852.2021.01.010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建花;陈玉柱;佟菲;李天骄;张兴文;于生元
  • 通讯作者:
    于生元
慢性偏头痛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敏;于生元
  • 通讯作者:
    于生元
维拉帕米联合强的松预防性治疗丛集性头痛的临床观察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于生元;王晓琳;刘若卓;董钊
  • 通讯作者:
    董钊
药物过量性头痛病人临床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欢贤;陈小燕;张美辰;孙姝娉;董钊;于生元
  • 通讯作者:
    于生元
探讨银杏黄酮对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
  • DOI:
    10.3969/j.issn.2095-5227.2019.04.014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何超;葛维;张乐仪;路成龙;王云霞;刘若卓;于生元
  • 通讯作者:
    于生元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于生元的其他基金

视皮层与前额叶间神经环路在皮层扩布性抑制触发偏头痛中的机制
  • 批准号:
    82271242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视皮层与前额叶间神经环路在皮层扩布性抑制触发偏头痛中的机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2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偏头痛患者肠道菌群对硬脑膜淋巴管及脑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 批准号:
    82071226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在Cre/loxP基因重组小鼠脑内植入“光控开关”建立偏头痛模型
  • 批准号:
    81471147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抑郁对偏头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171058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血管源性头痛实验动物模型的鉴定及应用
  • 批准号:
    30970417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3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血管源性头痛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批准号:
    30570264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2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