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源性头痛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30570264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2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C0408.实验动物学
- 结题年份:2008
- 批准年份:2005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06-01-01 至2008-12-31
- 项目参与者:李德军; 张晓京; 刘若卓; 郭俊唐; 姜磊; 王蓉飞; 刘艳;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目前偏头痛等血管源性头痛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其原因之一在于缺乏可靠的实验动物模型,现有的动物实验方法也缺乏可靠的直观的评价方法。本研究在国内率先建立血管源性头痛的动物模型,在国际上首次应用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实验动物模型(上矢状窦区硬脑膜刺激和三叉神经节刺激两种方法)与三叉神经刺激致三叉神经痛动物模型的功能核磁共振(fMRI)表现对比,明确血管源性头痛与神经痛在痛觉传入及中枢加工的脑区有何异同;对偏头痛患者通过多种刺激(主要是采取视觉刺激)诱发偏头痛发作,通过fMRI技术,以毫米分辨率观察接受刺激的患者不同脑区的活动及头痛发作前和发作过程中的神经元活动的情况,与实验动物模型比较,评价动物模型的可信性和可靠性,为研究血管源性头痛的发病机制和研发其治疗药物建立可靠的实验动物模型。同时也为偏头痛等原发性血管源性头痛的临床诊断探索客观评价指标。
结项摘要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4)
专利数量(0)
刺激大鼠上矢状窦区硬脑膜对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核因子-κB蛋白表达的影响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中华神经科杂志.40(11).771-774,2007年11月
- 影响因子:--
- 作者:
- 通讯作者:
电刺激猫上矢状窦区硬脑膜对三叉神经二级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6(9):928-930,2007年9月
- 影响因子:--
- 作者:
- 通讯作者:
舒马普坦对电刺激上矢状窦后大鼠硬脑膜血流量的影响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微循环杂志.18(3).20-21,23,2008年3月
- 影响因子:--
- 作者:
- 通讯作者:
苯甲酸利扎曲普坦对皮质扩布性抑制及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c-Fos表达的影响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中华神经科杂志.41(9).624-627,2008年9月
- 影响因子:--
- 作者:
- 通讯作者:
化学刺激大鼠上矢状窦区硬脑膜的偏头痛模型的可行性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中国疼痛医学杂志.14(4).222-225,2008年8月
- 影响因子:--
- 作者:
- 通讯作者: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偏头痛持续状态的诊断及治疗策略进展
- DOI:10.3969/j.issn.1006-9852.2021.01.010
- 发表时间:2021
- 期刊: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作者:黄建花;陈玉柱;佟菲;李天骄;张兴文;于生元
- 通讯作者:于生元
慢性偏头痛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陈敏;于生元
- 通讯作者:于生元
维拉帕米联合强的松预防性治疗丛集性头痛的临床观察
- DOI:--
- 发表时间:2012
- 期刊: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作者:于生元;王晓琳;刘若卓;董钊
- 通讯作者:董钊
探讨银杏黄酮对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
- DOI:10.3969/j.issn.2095-5227.2019.04.014
- 发表时间:2019
- 期刊: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何超;葛维;张乐仪;路成龙;王云霞;刘若卓;于生元
- 通讯作者:于生元
药物过量性头痛病人临床特征
- DOI:--
- 发表时间:2019
- 期刊: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欢贤;陈小燕;张美辰;孙姝娉;董钊;于生元
- 通讯作者:于生元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于生元的其他基金
视皮层与前额叶间神经环路在皮层扩布性抑制触发偏头痛中的机制
- 批准号:82271242
- 批准年份:2022
- 资助金额:52.0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视皮层与前额叶间神经环路在皮层扩布性抑制触发偏头痛中的机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2022
- 资助金额:52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偏头痛患者肠道菌群对硬脑膜淋巴管及脑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 批准号:82071226
- 批准年份:2020
- 资助金额:55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基于新发现的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建立相关疾病模型
- 批准号:81671077
- 批准年份:2016
- 资助金额:76.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在Cre/loxP基因重组小鼠脑内植入“光控开关”建立偏头痛模型
- 批准号:81471147
- 批准年份:2014
- 资助金额:80.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抑郁对偏头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 批准号:81171058
- 批准年份:2011
- 资助金额:60.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血管源性头痛实验动物模型的鉴定及应用
- 批准号:30970417
- 批准年份:2009
- 资助金额:33.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