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高侵袭性胶质瘤干细胞(iGSCs)在恶性胶质瘤复发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30930103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资助金额:
174.0 万元
负责人:
卞修武
学科分类:
H18.肿瘤学
结题年份:
2013
批准年份:
2009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陈志文、黄缄、姚小红、余时沧、郭乔楠、鲍仕登、陈剑鸿、平轶芳、蒋雪峰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高侵袭性和血管生成活跃是恶性胶质瘤的显著病理学特征,并是其复发的关键因素。我们研究发现,胶质瘤瘤周脑组织内富含侵袭性生长的胶质瘤干细胞(GSCs),这些GSCs不仅具有自我更新、高成瘤、耐药、抗放疗等特性,而且具有诱导血管生成作用;新近依据其侵袭异质性而获得高侵袭性GSCs (invasive GSCs, iGSCs)亚群,发现iGSCs呈CD133+/ CXCR4high/Cx43low表型,存在细胞间隙连接通讯障碍。我们推测,胶质瘤组织和瘤周存在的这些iCSCs可能是胶质瘤复发的主要根源。本项目以此为基础,以"iGSCs侵袭特性―iGSCs细胞通讯和促血管生成在侵袭中的作用"为主线,以趋化因子受体活化和细胞通讯障碍为切入点,开展胶质瘤复发的分子机制研究,期望在认识GSCs生物学特性、揭示胶质瘤侵袭和复发机制上取得突破,并为临床预测肿瘤复发、指导个体化治疗以及探索诊治新策略提供实验依据。
英文摘要
本项目已按计划完成所有研究内容,取得了创新性成果。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在侵袭性胶质瘤干细胞(iGSCs)研究模型、侵袭特性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方面,研究了肿瘤干细胞的空间分布特点和侵袭特性,发现iGSCs主要分布在正常脑组织和胶质瘤交界区域;分选鉴定出iCSCs,并建立了研究肿瘤干细胞侵袭特性的斑马鱼模型;发现iGSCs不仅可通过高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高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而促进血管生成,还能够通过其表面VEGFR2激活,直接分化为内皮细胞或构建血管拟态而参与肿瘤血管新生,进而提出了肿瘤干细胞始动和参与肿瘤血管新生的三通路机制;发现iGSCs Cx43低表达以及细胞通讯异常在是其高侵袭性的机制之一;发现高表达miR-20/106 ,从而导致TIMP-2下调以及MMP2和MMP9上调是iGSCs侵袭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发现了iGSCs 通过TGF-β1通过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相互作用,从而维持其高侵袭特性。在治疗对iGSCs的影响及其机制方面,发现自行合成的化合物诺帝(Nordy)在体内和体外均可抑制胶质瘤干细胞自我更新,诱导其分化,从而发挥治疗效应。在iGSCs标志物筛查与功能研究方面,我们通过基因组甲基化芯片、基因芯片、miRNA芯片和蛋白二维电泳分析鉴定出i GSCs 基因、蛋白表达及表观遗传学特征,发现iGSCs基因组明显低甲基化,多数基因启动子区呈现低甲基化;iGSCs miRNA表达整体呈下调趋势;在蛋白水平,发现与细胞骨架及代谢相关的17种分子呈现上调表达,而另外15种分子表达下降。本项目研究成果共参与会议交流27次,其中大会报告24次。在本项目资助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各1项;正式发表SCI论文10篇,其中影响因子5分以上的论文4篇;待发表论文4篇;参编专著3部;获授权发明专利3件。项目主持人获得全军“育才奖”金奖。培养中国病理研究杰出青年奖1名,全国青年岗位能手1名,省部级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博士后2名,博士9名,硕士6名。省部级优秀博士、硕士论文5人次,全国优博提名奖获得者1名。项目负责人带领的团队获全国首批“国家创新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并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Cancer Stem Cells Switch on Tumor Neovascularization
癌症干细胞开启肿瘤新生血管形成
DOI:10.2174/156652411794474383
发表时间:2011-02-01
期刊:CURRENT MOLECULAR MEDICINE
影响因子:2.5
作者:Ping, Y.-F.;Bian, X.-W.
通讯作者:Bian, X.-W.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J Immunol
影响因子:--
作者:Ye XZ;Bian XW;
通讯作者:
An Inhibitor of Arachidonate 5-Lipoxygenase, Nordy, Induces Differentiation and Inhibits Self-Renewal of Glioma Stem-Like Cells
Nordy 是一种花生四烯酸 5-脂氧合酶抑制剂,可诱导神经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的分化并抑制自我更新
DOI:10.1007/s12015-010-9175-9
发表时间:2011-06-01
期刊:STEM CELL REVIEWS AND REPORTS
影响因子:4.8
作者:Wang, Bin;Yu, Shi-cang;Bian, Xiu-wu
通讯作者:Bian, Xiu-wu
Contribution of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to tumor-induced immune suppression, angiogenesis,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骨髓源性抑制细胞对肿瘤诱导的免疫抑制、血管生成、侵袭和转移的贡献
DOI:10.1016/s1673-8527(09)60061-8
发表时间:2010-07-01
期刊: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影响因子:5.9
作者:Ye, Xian-Zong;Yu, Shi-Cang;Bian, Xiu-Wu
通讯作者:Bian, Xiu-Wu
Tumor-associated microglia/macrophages enhance the invasion of glioma stem-like cells via TGF-1 signaling pathway.
肿瘤相关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通过 TGF-β 增强神经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的侵袭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J Immunol
影响因子:--
作者:Ye XZ;Bian XW
通讯作者:Bian XW
肿瘤演进与诊疗的分子功能可视化研究项目战略调研
肿瘤演进与诊疗的分子功能可视化研究项目战略调研
肿瘤演进与诊疗的分子功能可视化研究项目战略调研
胶质瘤干细胞在血管拟态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SDF/CXCR4介导胶质瘤干细胞参与肿瘤微血管构筑表型异质性(T-MAPH)的研究
胶质瘤分化状态和VEGF三维表达谱在微血管构筑表型异质性(TMAPH)发生中的作用
恶性胶质瘤细胞诱导内皮细胞表型改变的分子机制探讨
NDGA 诱导胶质瘤GFAP基因表达的分子机理
诱导分化对恶性胶质瘤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去甲二氢愈创木酸对胶质瘤生长和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