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 | 中山大学揭秘HKDC1作为葡萄糖感应及代谢适应中的关键角色,为癌症治疗提供新靶点

原创3883阅读

Highlights

 

1. HKDC1在癌细胞中充当葡萄糖感应器,能够通过改变其稳定性来响应肿瘤微环境中的葡萄糖变化

 

 

2. HKDC1通过与PHB2的相互作用,调节SP1的活性,进而影响癌细胞的代谢适应和干性相关基因的表达

 

 

3. 遗传敲除或药物干预HKDC1的活性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肿瘤的生长

 

 

近日,“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IF=13.7)上发表了一篇题为“HKDC1 functions as a glucose sensor and promotes metabolic adaptation and cancer growth via interaction with PHB2”的文章。这篇文章揭示了HKDC1作为一种新的葡萄糖感应器,在癌症细胞的代谢适应和肿瘤生长中发挥关键作用。

 

研究背景介绍

 

 

己糖激酶结构域1(HKDC1)是新发现的一种己糖激酶家族成员,与经典的己糖激酶HK1-4不同,HKDC1在哺乳动物中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研究表明,HKDC1可能在调节全身葡萄糖利用和癌症进展中发挥作用。

 

 

葡萄糖感应是指细胞感知环境中葡萄糖浓度变化的能力,并据此调整代谢途径以适应营养状态的变化。

 

 

阻抑素2(PHB2)是一种多功能蛋白质,属于prohibitin家族,该家族在细胞生长、分化和肿瘤发生中起重要作用。PHB2在细胞核内外都有分布,其亚细胞定位的变化与多种生物学功能相关。

 

 

研究思路分析

 

研究技术路线图

 

01HKDC1的生物学功能与葡萄糖感应

 

 

①在包含肺癌和正常组织的组织微阵列比较了HKDC1的表达,发现HKDC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公共数据库的数据分析也显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HKDC1的表达显著上调,且HKDC1的高表达与多种癌症患者的整体生存不良显著相关

 

 

②研究发现,在葡萄糖饥饿条件下,多种肺癌细胞系中HKDC1蛋白显著减少,而补充葡萄糖后HKDC1蛋白重新出现。进一步研究发现,葡萄糖可能通过阻止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的降解来稳定HKDC1蛋白,而葡萄糖的缺失则导致其快速降解。此外,2-脱氧葡萄糖能够稳定HKDC1蛋白,表明葡萄糖转化为葡萄糖-6-磷酸的过程并非稳定作用的必要条件。

 

 

③基于HKDC1蛋白的分子模型构建了一系列HKDC1突变体,将其转染到A549细胞中,测试其对葡萄糖缺失的反应,HKDC1Δ6突变体(删除了氨基酸751-917),在葡萄糖缺失的情况下其蛋白水平保持稳定。表明HKDC1 C端的氨基酸751-917区域负责与葡萄糖相互作用以调节蛋白稳定性。进一步分析该区域内或附近可能影响与葡萄糖相互作用的氨基酸,对其中四个氨基酸进行突变并转染到A549细胞中,结果表明Ser896可能是影响HKDC1蛋白在葡萄糖剥夺时稳定性的关键氨基酸残基。

 

02HKDC1在代谢调控中的作用

 

 

①研究发现HKDC1蛋白在葡萄糖饥饿条件下通过蛋白酶体途径降解,这种降解可以被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阻止。实验表明,葡萄糖饥饿促进了HKDC1的泛素化,而MG132处理增加了泛素化信号。通对HKDC1多肽段(aa601-917)的16个赖氨酸残基进行突变,发现K620R突变可抵抗葡萄糖饥饿诱导的HKDC1降解,确定K620是关键氨基酸。S896A突变使HKDC1蛋白抵抗葡萄糖消耗,且该突变可影响HKDC1的泛素化,可能是通过改变蛋白结构阻碍了泛素化机制对K620的作用。

 

 

②通过基因敲除和shRNA抑制HKDC1表达,发现HKDC1的缺失显著降低了葡萄糖摄取和乳酸产生,而对谷氨酰胺摄取或谷氨酸释放没有显著影响。HKDC1敲除还导致基础氧消耗率(OCR)和最大呼吸能力降低,以及细胞增殖率下降。重新表达HKDC1可以恢复细胞生长率。

 

 

③S896A突变体转染HKDC1敲除细胞不能增强葡萄糖利用,表明该突变可能导致构象变化并丧失结合葡萄糖的能力。在脂肪酸和低葡萄糖存在下,HKDC1敲除会增加氧消耗率,可能是线粒体脂肪酸氧化的抑制因子,且HKDC1敲除细胞对CPT1抑制剂更敏感,表明细胞代谢向脂肪酸依赖状态转变

 

 

03HKDC1对癌细胞增殖和肿瘤生长的影响

 

①使用体外和体内模型来测试HKDC1对癌细胞增殖和肿瘤形成的影响。通过sgRNA介导的HKDC1敲除显著抑制了A549细胞形成肿瘤球体的能力。重新表达HKDC1几乎完全恢复了肿瘤球体的形成,表明HKDC1可能在癌细胞增殖和自我更新中发挥潜在作用。

 

 

②此外,HKDC1的敲除或沉默导致多种干细胞标志物显著下降,包括ABCG2、Oct4、Sox2、CD13和CD133,这些变化都可以通过HKDC1的过表达来恢复。HKDC1敲除还显著抑制了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以及急性HKDC1敲减显著降低了癌细胞的侧群细胞比例。体内实验中,HKDC1敲除显著降低了肿瘤形成的发生率。在接种较低细胞密度的情况下,HKDC1敲除细胞的肿瘤形成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形成的肿瘤中,HKDC1敲除也显著减少了肿瘤生长

 

 

③免疫共沉淀和串联质谱分析发现,PHB2是与HKDC1结合的关键蛋白。在葡萄糖缺失或HKDC1敲除的情况下,PHB2会被释放进入细胞核。PHB2的敲减会导致干细胞标志物表达上调,表明PHB2在调控癌细胞干细胞特性中起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PHB2可能通过与转录因子Sp1结合来抑制干细胞分子的表达。在葡萄糖存在时,HKDC1稳定并隔离PHB2,允许干细胞分子表达;而在葡萄糖缺失时,HKDC1降解释放PHB2,后者与Sp1结合抑制干细胞分子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图1. HKDC1蛋白水平通过751-917氨基酸内的调控域对葡萄糖作出响应

图2. Ser896对葡萄糖调节HKDC1蛋白稳定性至关重要

图3. 葡萄糖通过影响K620的泛素化调节HKDC1蛋白稳定性

图4. HKDC1促进葡萄糖饥饿下的脂肪酸利用和细胞存活

图5. HKDC1增强癌细胞干性和体内肿瘤生长

图6. HKDC1与PHB2物理相互作用通过Sp1调节基因表达

图7. 工作模型:HKDC1作为葡萄糖感应器并根据葡萄糖的可用性改变其蛋白稳定性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揭示了HKDC1作为葡萄糖感应器在肺癌中的作用,其稳定性受葡萄糖水平调节,并通过与PHB2的相互作用影响癌细胞的代谢适应和增殖。HKDC1的降解促进了线粒体脂肪酸氧化,而其过表达则增强了糖酵解。此外,HKDC1的敲除抑制了肿瘤生长,表明HKDC1是一个潜在的癌症治疗靶点。

关于HKDC1在不同癌症类型中的作用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仍需进一步研究。未来的研究应探索HKDC1在癌症发展中的详细机制,以及针对HKDC1的疗法在临床试验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推动新型癌症治疗策略的发展。

 

上一篇:GUT最新研究:NETs通过NLRP3感应在酒精加剧MASH纤维化中的作用下一篇:突破性进展!第四军医大学发现CAR-M细胞沉默SIRPα增强实体瘤治疗效果
相关推荐
中科院上海细胞所Cell子刊成果:线粒体丙酮酸代谢与表观遗传交互作用调控气道干细胞分化ACS Nano | 浙江工业大学利用细菌外膜囊泡开发新型免疫细胞接合器,增强实体瘤免疫治疗靶向糖酵解,开启肿瘤治疗新篇章Cell子刊 | 天津医科大学重磅研究:脑缺血引发全身性Notch1信号激活,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展Nature子刊最新研究:CAR-T细胞中GLUT1的过表达诱导代谢重编程并增强抗肿瘤效力Circulation |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重磅:METTL4介导的线粒体DNA甲基化在心脏衰竭中的调控作用博士共一发27.7分Nature子刊!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揭示NPM1与线粒体功能在结肠炎和结直肠癌中的重要作用Nature | 国自然“宠儿”线粒体通过促进小胶质细胞的持续激活介导神经炎症的发生中国海洋大学成果登JACS!高熵纳米材料+肿瘤研究,国自然创新选题思路快来学!暨南大学博士共一发Nature子刊,揭示Foxk1通过促进有氧糖酵解增强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