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亦有性别差异???Nature、Science竞相报道!!!
原创 4121阅读


图1. 性别差异和雄激素效应的单细胞转录组图谱
图2. 性别差异和雄激素效应的分子特征
图3. AASB基因表达的鉴定
图4. 雄激素介导的性别差异性免疫细胞群
图5 性别差异性疾病的细胞类型和风险基因富集

图1. 在稳态下以及接触微生物群和病原体时,雌性小鼠皮肤中的T细胞积累更高
图2. 皮肤的性别免疫差异由性激素造成

图3. 性激素可调节树突状细胞的稳态
图4. ILC2中的AR信号调节皮肤树突状细胞网络的稳态
图5. ILC2以GM-CSF依赖方式调控cDC1稳态

相关推荐
Cell | 肥大细胞在过敏反应中捕获中性粒细胞并释放炎症因子——新的炎症信号传递机制Nature子刊 | 浙江大学吕志民团队发现:PFKL介导脂滴—线粒体互作,是促进肿瘤细胞存活和增殖的新机制ACS Nano | 哈工大研发新型纳米粒子,利用生物钟优化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Nature | 浙江大学揭秘cGAS调控新机制:AARS1/2介导的L-乳酸感知与免疫应答清华大学王晓东院士团队发27.7分cell子刊,揭秘ZnT1在铜离子吸收与铜诱导细胞死亡中的作用新发现!川大华西揭示:中性粒细胞ROS对关节炎早期促病与晚期缓病的机制突破性进展!第四军医大学发现CAR-M细胞沉默SIRPα增强实体瘤治疗效果武汉大学发10.8分SCI,揭示LGR6通过调控线粒体生物发生和铁死亡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新机制陆军医科大学cell子刊重磅研究:线粒体丝氨酸代谢在造血干细胞铁死亡防御中的关键作用ACS Nano | 苏州大学开发新型纳米制剂,实现光热诱导铜死亡与肿瘤免疫激活